目前世界已知品种约有200种
对蔷薇属植物的蔷薇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纳分类,重点介绍了黄酮类、属植三萜类、物化酚酸类、学成甾体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分研为蔷薇属植物的究进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蔷薇属(RosaL.)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蔷薇可分为单叶蔷薇亚属(Hulthemia)和蔷薇亚属(Rosa),属植常见的物化物种多为观赏性植物,目前世界已知品种约有200种,学成主要分布在亚洲、分研欧洲、究进非洲北部、蔷薇北美各洲亚热带至寒温带地区,属植其中我国原产82种,物化集中在华东、华中及华南等地。目前对蔷薇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征、染色体核型分析、显微结构特征等方面。研究表明,小蘖叶蔷薇乙醇提取物和己烷提取物对大鼠回肠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从蔷薇属植物的20多个品种中分离得到黄酮类、三萜类、鞣质、脂肪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与三萜类化合物是蔷薇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作者对蔷薇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分类,重点介绍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酚酸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
1蔷薇属植物已知黄酮类化合物
蔷薇属植物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以儿茶素、槲皮素和柚皮素为苷元的化合物(图1)。
1.1以儿茶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吴建林等利用柱分离、重结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金樱子叶中分离出儿茶素;李石平通过一系列方法从金樱子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以儿茶素为基本苷元的13种黄酮类化合物,即非瑟酮醇-(4α→8)-儿茶素[fisetinidol-(4α→8)-catechin)]、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8-乙酸-儿茶素(8-aceticacid-catechin)、喹色亭酚-(4α→8)-儿茶素[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喹色亭酚-(4β→8)-儿茶素[gui-bourtinidol-(4β→8)-catechin]、非瑟酮醇-(4β→8)-儿茶素[fisetinidol-(4β→8)-catechin]、表喹色亭酚-(4α→8)-儿茶素[epi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去氢双儿茶素A(dehydro-dicatechinA)、ent-非瑟酮醇-(4β→6)-儿茶素[ent-fisetinidol-(4β→6)-catechin]、3,4,7,4′-tet-rahydroxyflavane、4-methoxy-3,7,4′-trihydroxyflavane、原花青素B3(procyanidinB3)及根皮苷(phloridzin)。
1.2以槲皮素或山奈酚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崔凤侠等从刺玫果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中鉴定出金丝桃苷和槲皮素;Yang等从玫瑰花抗补体活性部位中分离出山奈酚;Takagi等从蔷薇果中分离出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6)-β-D-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和蔷薇果B(multiflorinB);张沛等通过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月季花中分离出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槲皮素-3-O-(6″-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6″-p-coumaroy)-β-D-glucoside]、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赵倩等从月季花中分离出山奈酚-3-O-α-L-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side);Ma等从山刺玫叶中分离出4种以槲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3-O-(2″-O-galloyl)-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manghaslin、quercituron、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
1.3以柚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已发现4种以柚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aurantia-marin)、柚皮素(narin-genin)、quercetin-3-O-β-D-xylopyranosyl-(1→2)-α-D-ribo-pyranoside及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pi-nocembrin-7-O-β-D-glucoside)。
2蔷薇属植物已知三萜类化合物
迄今为止,蔷薇属植物中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为五环三萜,主要分为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图2)。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与生物工程》2021年1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蔷薇,木脂素,儿茶素,槲皮素
相关阅读
- 伉俪感情故事简短感情文章600字共享心感情悟
- LED玻璃成为展柜行业新宠,企业新闻
- 政策催化节能玻璃向好 普通玻璃回落,行业资讯
- 二线城市或成投入资金界新宠 玻璃企业商机无限,市场研究
- 悲惨的豪情经历感情散文伤感文章感情案牍扎心句子
- 我国首条第6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点火,行业资讯
- 水晶玻璃马赛克概述,玻璃技术
- 降低光污染 昆明高楼选择低反射玻璃,行业资讯
- 光枯v30pro战华为nova6哪个好 两者辨别对比挑选哪个
- 怎样判断自然流产,自然流产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 牛栏奶粉查询真伪网站(如何正确查询牛栏奶粉的真伪)
- 中国玻璃涨7.37% 收购Investments余下股权,行业资讯
- 联念小新隐卡建设,联念小新隐卡建设如何看
- 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江苏南京:严厉打击假冒侵权白酒违法行为
- 我国首条第6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点火,行业资讯
- 乙醇酸标准品:为化学与材料研究提供基准
- 中东奢侈品零售品牌Chalhoub集团迎来新CEO
- 甘肃兰州:医疗器械安全科普宣传进医院、进企业
- 玻璃行业余热发电前景广阔,行业资讯
- 降低光污染 昆明高楼选择低反射玻璃,行业资讯